content start
江原道历史
江原道位于韩半岛东北侧中间地带,南北长,东西短,近似于矩形,东邻东海,南邻庆尚北道,西南和西北分别是忠清南道和京畿道,西北侧与黄海道毗邻,北侧与咸镜南道接壤。
由韩半岛自北向南绵延的太白山脉横贯其间,高山深谷跌宕纵横,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2%。
韩国最大的河—南北江汉和洛东江均发源于江原道,道内金刚山、雪岳山、五台上、太白山、雉岳山等名山纵横交错,形成宏伟景观。
由于具有这样的自然环境,很早以前便有人类开始在这里生活,江原道地区在古 朝鲜时代被称为秽貊,三国时代就已经具备了古代国家的面貌,
中央政府的权力 直抵地方,自这时起,岭西地区处于百济的影响之下,在高句丽势力日益强大 的3~5世纪,江原道全境受辖于高句丽,而从新罗势力强大的6世纪起,
又受辖 于新罗。新罗统一三国后,为了统治扩大了的领土,于神文王5年(685)设立了新 的地方行政组织—9州,自此,江原道便作为地方行政区统管江原全境。
当时设立的9州有朔州、溟州、韩州、雄州、尙州、全州、抚州、刚州、杨州等, 而江原道地区以太白山脉为中心,划分为岭西的朔州和岭东的溟州,管辖21个属 郡51个属县,
特别行政区北原京设于朔州辖区内。统一新罗时期江原道地区设立 的朔州和溟州的属郡、县详见“表1”。
表 1) 朔州与溟州的属郡、属县现状
州名/th> | M位置 | 属郡 | 属县 |
---|---|---|---|
塑州 | 春川 |
|
|
小计 | 12 | 26 | |
溟州 | 江陵 |
|
|
小计 | 9 | 25 | |
合计 | 21 | 51 |
如“表1”所示,朔州管辖12个属郡和26个属县,该地区以现在的春川一带为中心,管辖范围东起横城、西至京畿道加平、南起庆尚北道荣州,北至咸镜南道德源。
溟州管辖9个属郡和25个属县,以江陵一带为中心,东至东海,南至庆尚北道荣州、盈德、青松,西至平昌、旌善,北至咸镜南道安边。
因此,9州制下的江原道地区向东主要是东海岸地区;向南是从庆尚北道盈德连接青松、荣州、丰基地区;向西是从忠清北道丹阳、堤川连接原州京畿道加平、铁原、会阳地区;向北包括从咸镜南道德源、 安边连接会阳的地区,朔州与溟州管辖的区域是如今的江原道地区和庆尚北道、忠清北道、咸镜南道的部分地区。在新罗的9州制下被划分为2州(朔州和溟州) 21属郡56属县1小京的江原道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进入高丽时期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936年,高丽统一后三国,这个时期的高丽不能从中央政府派遣外官直接统治各地方。高丽太祖名义上是王,但他的王权却极其有限。各地方依然处于乡豪们的统治之下, 中央政府不能直接向各地方派遣地方官进行统治。
直到高丽政权被确立的成宗时期,才实现地方官的派遣。成宗2年(983)加强了中央管制,将全国编成12牧,可派遣地方官直接进行统治。12牧设立以前,派遣到各地方的是今有、 租藏和转运使。今有和租藏作为被派遣到乡豪统治下的各地方的临时使者,主要任务是负责相关地区租税的征收,转运使则负责把在各地征收的租税运回开京,即乡豪征缴, 今有、租藏收集的租税由提督转运使转运回中央。
当时设立的12牧为广州、杨州、忠州、青州、公州 、晋州、尚州、 全州、罗州、昇州、黄州、海州,将全国编成了12个行政区域,设立12牧的目的是向各地方派遣行政长官, 控制地方豪族势力,同时掌握地区的核心。
与此同时,根据军事上的需要,还向作为国境地带的东北界和西北界派遣了州镇使,这样,高丽初期的地方行政才以12牧(具有民政性质)和州镇使(具有军政性质)的二元体制得以确立。 即,在南道编成具有民政性质的12牧体制,在作为北方国境地带的东北界和西北界编成具有军政性质的体制进行统治。12牧体制下的江原道地区与新罗的9州5小京地区的比较如“表2”所示。
因此,9州制下的江原道地区向东主要是东海岸地区;向南是从庆尚北道盈德连接青松、荣州、丰基地区;向西是从忠清北道丹阳、堤川连接原州京畿道加平、铁原、会阳地区;向北包括从咸镜南道德源、 安边连接会阳的地区,朔州与溟州管辖的区域是如今的江原道地区和庆尚北道、忠清北道、咸镜南道的部分地区。在新罗的9州制下被划分为2州(朔州和溟州) 21属郡56属县1小京的江原道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进入高丽时期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936年,高丽统一后三国,这个时期的高丽不能从中央政府派遣外官直接统治各地方。高丽太祖名义上是王,但他的王权却极其有限。各地方依然处于乡豪们的统治之下, 中央政府不能直接向各地方派遣地方官进行统治。
直到高丽政权被确立的成宗时期,才实现地方官的派遣。成宗2年(983)加强了中央管制,将全国编成12牧,可派遣地方官直接进行统治。12牧设立以前,派遣到各地方的是今有、 租藏和转运使。今有和租藏作为被派遣到乡豪统治下的各地方的临时使者,主要任务是负责相关地区租税的征收,转运使则负责把在各地征收的租税运回开京,即乡豪征缴, 今有、租藏收集的租税由提督转运使转运回中央。
当时设立的12牧为广州、杨州、忠州、青州、公州 、晋州、尚州、 全州、罗州、昇州、黄州、海州,将全国编成了12个行政区域,设立12牧的目的是向各地方派遣行政长官, 控制地方豪族势力,同时掌握地区的核心。
与此同时,根据军事上的需要,还向作为国境地带的东北界和西北界派遣了州镇使,这样,高丽初期的地方行政才以12牧(具有民政性质)和州镇使(具有军政性质)的二元体制得以确立。 即,在南道编成具有民政性质的12牧体制,在作为北方国境地带的东北界和西北界编成具有军政性质的体制进行统治。12牧体制下的江原道地区与新罗的9州5小京地区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新罗的9州5小京和12牧地区的比较
现地区 | 99州5小京 | 12牧 | 备注 |
---|---|---|---|
江原道 | 塑州 溟州 北原京 | 消失(春川) | |
消失(江陵) | |||
消失(原州) | |||
京畿道 | 翰州 | 广州 | 新设 |
杨州 | |||
黄海道 | 黄州 | 新设 | |
海州 | |||
忠清道 | 北原京 | 忠州 | |
西原京 | 青州 | ||
熊州 | 公州 | ||
全罗道 | 全州 | 全州 |
新设 消失(广州) 新设 消失(南原) |
罗州 | |||
抚州 | |||
昇州 | |||
南原京 | |||
庆尚道 | 康州 | 晋州 |
消失(梁山) 消失(金海) |
尚州 | 尚州 | ||
杨州 | |||
金官京 |
如表2)所示,在把全国划分为12牧的同时,在南道地区,或原样保留了原来的据点地区,或在消失的地方设立了新牧,并在黄海道地区新设了新的据点州牧。但是,
在作为西北界的平安道地区和作为东北界的江原道地区,朔州、溟州、北原京消失,与此相关的变动情况未被详细记载。
把全国编成12牧加以统治的成宗2年(983)进行的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改编,主要是在南道地区进行,与作为军政地区的东北界——江原道地区和西北界——平安道地区无关。 为了抵御契丹入侵北方边境,向西北界的荣州派遣了安北大都护府使;向舜州、渭州、 隐州、 肃州、 咨州派遣了防御使,并把东北界的溟州改编成河西府。
以南道的12牧行政体制和东、西北界的军事体制为中心的二元制地方制度,到了成宗14年(995),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改编为保留党群制度的外官职节度使体制, 并变成10道制。也就是说,作为行政体制的12牧被改编成以军事性统治组织为中心的节度使体制, 改编后,在原来的12牧地区设立了12节度使, 向除此之外的地区派遣了2留守5都护府使7都团练使11团练使15刺使21防御使7镇将等总共80名的外官。
江原道地区一共被派遣了7名外官,其中,向交州、春州、东州、溟州、陟州派遣了 5名团练使,向交州(高城) 演州(朔州)等派遣了2名防御使。
与此同时,还果断地进行了改编,把全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10道,分别是关内道、中原道、河南道、江南道、海阳道、 岭东道、岭南道、山南道、朔方道、具西道, 下辖 128州449县7镇,管辖7州62县的朔方道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江原道。
尽管实行了这样的10道制,地方行政的中心毕竟还是州郡的外官。在地理上把全国划分为10道的意图,是把在建国之初被派遣转运使的模糊不固定的诸道划分成确切而固定的区域。 10道设立以后,成为中心的是以12节度使为首的外官,而且,10道不能行使其作为管辖州郡的上级行政机关的职能。
因此,10道不是中央和州郡之间的中间性行政区域,只具有作为租税转运方面和巡察区划的职能。 10道制是从原来以12牧体制的州为中心的制度转变成包括州的广域的地方制度,虽然说高丽的集权体制得以加强,但作为地方行政制度的道制却没能确定。
成宗14年(995)改编的外官职节度使体制,到了穆宗8年(1005),在南道地区仅剩下了12节度使4都护府,在东、西北界仅剩下了防御镇使、 县令、镇将等,废除了全国的观察使、都团练使、团练使、刺使,这样,节度使体制开始慢慢地向民政体制转化。另外,显宗3年(1012), 撤掉了东京留守,设立了庆州防御使,同时废除了12州的节度使,设立了5都护府和75都安抚使。显宗9年(1018),撤掉了安抚使,改编成4都护府8牧56知奏军使28镇将20县令。因此, 具有军事性质的节度使体制被转换成南道的具有民政性质的牧知奏副军使县令体制,边境地区只设立了防御使镇将。
通过显宗9年外官制的改编,派遣到全国的外官数量由成宗 14年时的80名增至 116名,这样,集权性的统治体制便得以加强,高丽外官制的框架也在此时得以确立。 之后,在显宗年间, 高丽的地方行政制度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将全国划分为京畿和5道两界,内设4京 4都护府 8牧,下设15府 129郡 335县 29镇。 此时的5道是作为民政体制的杨广道、庆尚道、全罗道、交州道、西海道,两界是作为军政体制的东界和北界。
江原道地区大体上是太白山脉东部——岭东地方的大部分地区和咸镜南道定平以下地区,被包括在东界之内,除去包括在杨广道内的岭西南部部分地区外,岭西地方的大部分包括在交州道内。 包括江原道大部分地区的东界和交州道的行政组织由1都护府12郡8县10镇的主县和39属县构成,其中东界有1都护府9郡8县10镇的主县和17属县,交州道有3郡的主县和25属县等。 从高丽中期时候起,向5道派遣作为地方长官的按察使,向两界派遣作为地方长官的兵马使,统治所管辖的郡县,通过这些措施,5道(具有民政性质)和两界(军事性质)这一二元体制一直延续到高丽末期。
把全国编成12牧加以统治的成宗2年(983)进行的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改编,主要是在南道地区进行,与作为军政地区的东北界——江原道地区和西北界——平安道地区无关。 为了抵御契丹入侵北方边境,向西北界的荣州派遣了安北大都护府使;向舜州、渭州、 隐州、 肃州、 咨州派遣了防御使,并把东北界的溟州改编成河西府。
以南道的12牧行政体制和东、西北界的军事体制为中心的二元制地方制度,到了成宗14年(995),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改编为保留党群制度的外官职节度使体制, 并变成10道制。也就是说,作为行政体制的12牧被改编成以军事性统治组织为中心的节度使体制, 改编后,在原来的12牧地区设立了12节度使, 向除此之外的地区派遣了2留守5都护府使7都团练使11团练使15刺使21防御使7镇将等总共80名的外官。
江原道地区一共被派遣了7名外官,其中,向交州、春州、东州、溟州、陟州派遣了 5名团练使,向交州(高城) 演州(朔州)等派遣了2名防御使。
与此同时,还果断地进行了改编,把全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10道,分别是关内道、中原道、河南道、江南道、海阳道、 岭东道、岭南道、山南道、朔方道、具西道, 下辖 128州449县7镇,管辖7州62县的朔方道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江原道。
尽管实行了这样的10道制,地方行政的中心毕竟还是州郡的外官。在地理上把全国划分为10道的意图,是把在建国之初被派遣转运使的模糊不固定的诸道划分成确切而固定的区域。 10道设立以后,成为中心的是以12节度使为首的外官,而且,10道不能行使其作为管辖州郡的上级行政机关的职能。
因此,10道不是中央和州郡之间的中间性行政区域,只具有作为租税转运方面和巡察区划的职能。 10道制是从原来以12牧体制的州为中心的制度转变成包括州的广域的地方制度,虽然说高丽的集权体制得以加强,但作为地方行政制度的道制却没能确定。
成宗14年(995)改编的外官职节度使体制,到了穆宗8年(1005),在南道地区仅剩下了12节度使4都护府,在东、西北界仅剩下了防御镇使、 县令、镇将等,废除了全国的观察使、都团练使、团练使、刺使,这样,节度使体制开始慢慢地向民政体制转化。另外,显宗3年(1012), 撤掉了东京留守,设立了庆州防御使,同时废除了12州的节度使,设立了5都护府和75都安抚使。显宗9年(1018),撤掉了安抚使,改编成4都护府8牧56知奏军使28镇将20县令。因此, 具有军事性质的节度使体制被转换成南道的具有民政性质的牧知奏副军使县令体制,边境地区只设立了防御使镇将。
通过显宗9年外官制的改编,派遣到全国的外官数量由成宗 14年时的80名增至 116名,这样,集权性的统治体制便得以加强,高丽外官制的框架也在此时得以确立。 之后,在显宗年间, 高丽的地方行政制度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将全国划分为京畿和5道两界,内设4京 4都护府 8牧,下设15府 129郡 335县 29镇。 此时的5道是作为民政体制的杨广道、庆尚道、全罗道、交州道、西海道,两界是作为军政体制的东界和北界。
江原道地区大体上是太白山脉东部——岭东地方的大部分地区和咸镜南道定平以下地区,被包括在东界之内,除去包括在杨广道内的岭西南部部分地区外,岭西地方的大部分包括在交州道内。 包括江原道大部分地区的东界和交州道的行政组织由1都护府12郡8县10镇的主县和39属县构成,其中东界有1都护府9郡8县10镇的主县和17属县,交州道有3郡的主县和25属县等。 从高丽中期时候起,向5道派遣作为地方长官的按察使,向两界派遣作为地方长官的兵马使,统治所管辖的郡县,通过这些措施,5道(具有民政性质)和两界(军事性质)这一二元体制一直延续到高丽末期。
朝鲜时代的江原道
1392年7月 17日,太祖李成桂在开城寿昌宫即位,建立了新的王朝,为维护政治上的稳定,颁布了继续沿用高丽国号,以及高丽的所有仪装法制的诏书。
此后,随着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在政治上实施了旨在进行迁都(迁都是改朝换代的产物)和经济改革的科田法,京畿道的行政区域因此有了调整,这样一来,
与京畿道邻近的其它地区的行政区域也有必要进行重新调整。
因此,太祖3年(1394) 6月,都评议使司建议对行政区域进行部分改编,同时请求把江陵道和交州道合并,改成江原道。翌年,即太祖 4年(1395), 岭东的江陵道和岭西的交州道合并成“江原道”,这样,“江原道”这一道名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域确定下来。
江原道的道名确定以后,江原道的行政区域又经历了几次变动,如朝鲜初期,为规划不规则的地形,在定宗1年(1399), 把原州的属县永春和忠清道忠州的管辖区宁越作了对换;太宗13年(1413),分割了加平和朝宗,划归京畿道所有,取而代之的是,把京畿道的伊川划到了江原道的辖区之内;世宗16年(1434), 把铁原(因习武狩猎的扩大和徭役的双重负担所造成的弊端日益严重)和安峡(针对州政产生的弊端日益严重)划归江原道所有,但在此之后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维持了原样。
除科田法的实施带来的行政区域的重新调整以外,考虑到各地区的历史传统,以依照山川地势进行合理化调整为标准,行政区域也在进行积极的、长期的、逐步的调整。 太宗13年(1413),完成了以江原道为首的全罗道、庆尚道、忠清道、黄海道、平安道、永吉(咸镜)道、京畿道组成的8道体制。纯祖30年(1830)前后,江原道东西跨300里, 南北达800里, 管辖区域以监营所在地原州为基准,东抵江陵海岸,长310里;西至京畿道砥平,长70里;西北到黄海道免山,长525里;南达忠清道堤川,长50里;北至咸镜道安边,长597里。
据端宗 2年(1454)编撰的 《“世宗实录》地理志上记载,江原道所辖的郡县为24个,即1大都护府(江陵) 1牧(原州) 4都护府(会阳、襄阳、春川、三陟) 7郡(平海、通川、旌善、高城、杆城、宁越、平昌) 11县(金城、蔚珍、翕谷、伊川、平康、金化、狼川、洪川、杨口、麟蹄、横城) ,而据成宗5年(1474)颁布的《经国大典》上记载, 世宗16年(1434),江原道所辖的铁原和安峡被编制为都护府和县,因此江原道所辖的郡县被确定为26个,即1大都护府1牧 5都护府 7郡 12县。
各郡县的编制是,正3品大都护府史管辖的江陵大都护府;正3品原州牧使管辖的原州牧;从3品都护府使管辖的会阳、襄阳、春川、铁原、三陟都护府; 从4品郡守管辖的平海、通川、旌善、 高城、杆城、宁越、平昌郡;从5品县令管辖的金城、蔚珍、翕谷县;从6品县监管辖的伊川、 平康、金化、狼川、洪川、杨口 、麟蹄、横城、安峡县等。
如 “表3”所示,江原道26个郡县中邑被升格的是宁越郡和伊川县。肃宗24年(1698),将鲁山君追封为端宗,把位于宁越的墓的陵号称为庄陵,随后到了第二年, 即肃宗 25年(1699)判府事崔锡鼎提出“应把宁越郡守任命为庄陵的宪官,升格为宁越府事”,根据他的这一请求,宁越郡被升格为正3品管辖的宁越府; 壬辰倭乱时曾为王太子的光海君来伊川避难,在此停留期间,设立了 抚军司,抚慰有出息的百姓,因为这个缘故,宣祖41年(1608) 2月,在他即位的同时, 伊川县被升格为由正3品都护府使史管辖的伊川府。
江原道的这种行政体制,在高宗32年(1895)废除8道制实施23府制之前,有过府、牧、郡、县的邑被升格或降级的变动,但 26郡县体制却得以延续。
因此,太祖3年(1394) 6月,都评议使司建议对行政区域进行部分改编,同时请求把江陵道和交州道合并,改成江原道。翌年,即太祖 4年(1395), 岭东的江陵道和岭西的交州道合并成“江原道”,这样,“江原道”这一道名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域确定下来。
江原道的道名确定以后,江原道的行政区域又经历了几次变动,如朝鲜初期,为规划不规则的地形,在定宗1年(1399), 把原州的属县永春和忠清道忠州的管辖区宁越作了对换;太宗13年(1413),分割了加平和朝宗,划归京畿道所有,取而代之的是,把京畿道的伊川划到了江原道的辖区之内;世宗16年(1434), 把铁原(因习武狩猎的扩大和徭役的双重负担所造成的弊端日益严重)和安峡(针对州政产生的弊端日益严重)划归江原道所有,但在此之后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维持了原样。
除科田法的实施带来的行政区域的重新调整以外,考虑到各地区的历史传统,以依照山川地势进行合理化调整为标准,行政区域也在进行积极的、长期的、逐步的调整。 太宗13年(1413),完成了以江原道为首的全罗道、庆尚道、忠清道、黄海道、平安道、永吉(咸镜)道、京畿道组成的8道体制。纯祖30年(1830)前后,江原道东西跨300里, 南北达800里, 管辖区域以监营所在地原州为基准,东抵江陵海岸,长310里;西至京畿道砥平,长70里;西北到黄海道免山,长525里;南达忠清道堤川,长50里;北至咸镜道安边,长597里。
据端宗 2年(1454)编撰的 《“世宗实录》地理志上记载,江原道所辖的郡县为24个,即1大都护府(江陵) 1牧(原州) 4都护府(会阳、襄阳、春川、三陟) 7郡(平海、通川、旌善、高城、杆城、宁越、平昌) 11县(金城、蔚珍、翕谷、伊川、平康、金化、狼川、洪川、杨口、麟蹄、横城) ,而据成宗5年(1474)颁布的《经国大典》上记载, 世宗16年(1434),江原道所辖的铁原和安峡被编制为都护府和县,因此江原道所辖的郡县被确定为26个,即1大都护府1牧 5都护府 7郡 12县。
各郡县的编制是,正3品大都护府史管辖的江陵大都护府;正3品原州牧使管辖的原州牧;从3品都护府使管辖的会阳、襄阳、春川、铁原、三陟都护府; 从4品郡守管辖的平海、通川、旌善、 高城、杆城、宁越、平昌郡;从5品县令管辖的金城、蔚珍、翕谷县;从6品县监管辖的伊川、 平康、金化、狼川、洪川、杨口 、麟蹄、横城、安峡县等。
如 “表3”所示,江原道26个郡县中邑被升格的是宁越郡和伊川县。肃宗24年(1698),将鲁山君追封为端宗,把位于宁越的墓的陵号称为庄陵,随后到了第二年, 即肃宗 25年(1699)判府事崔锡鼎提出“应把宁越郡守任命为庄陵的宪官,升格为宁越府事”,根据他的这一请求,宁越郡被升格为正3品管辖的宁越府; 壬辰倭乱时曾为王太子的光海君来伊川避难,在此停留期间,设立了 抚军司,抚慰有出息的百姓,因为这个缘故,宣祖41年(1608) 2月,在他即位的同时, 伊川县被升格为由正3品都护府使史管辖的伊川府。
江原道的这种行政体制,在高宗32年(1895)废除8道制实施23府制之前,有过府、牧、郡、县的邑被升格或降级的变动,但 26郡县体制却得以延续。
최근 업데이트 2023-01-11